股骨頸骨折術后注意事項
日期:2013-08-29
股骨頸骨折是指由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稱股骨頸骨折,是老年常見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較多。
頸骨折大多數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隨著受傷姿式,外力方向及程度不同,在X線投影上出現不同部位、角度和移位。股骨頸骨折可區分為四種類型,與治療和預后有較密切的關系。
股骨頸骨折多發于老人,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由于老人腎氣衰弱,股骨頸骨質疏松、脆弱,不需太大外力即可造成骨折。
股骨頸骨折的護理措施:
第一、陳舊性股骨頸骨折行“帶血管骨瓣移植術后”,4周內禁止病人坐起,以防骨瓣、血管蒂落。傷口置負壓引流管的患者,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以及時發現出血的速度及量.為治療提供依據。
第二、股骨頸骨折多見于老年人,感覺及反應都比較遲鈍,生活能力低下,并且有不少老年人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腦血栓、偏癱、失語、大小便失禁、氣管炎、哮喘病等。因此,護理人員首先應細致地觀察,了解病情,給予及時適當的治療和護理,同時要加強基礎護理,預防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瘡等并發癥的發生。
第三、鱗紋釘內固定術后,應嚴密觀察患者體位擺放是否正確。正確的體位應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嚴禁側臥、患膠內收、外旋、盤腿坐.以防鱗紋釘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