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醫用傷口敷料將擠占傳統醫用敷料市場
日期:2013-08-29
我國是傳統紡織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近年來,我國醫用傷口敷料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大部分出口產品為天然材質的傳統醫用傷口敷料。然而,當前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逐漸增長等諸多因素,使傳統醫用傷口敷料市場的發展受到限制,而高端醫用敷料、功能性敷料的市場認知和需求正在增加。8月8日,在江蘇溧陽舉辦的“2010中國醫用敷料大會”上,國內醫用敷料產業的專業人士就目前醫用傷口敷料的市場態勢進行了深入分析。
國內企業相互拼殺加劇
“有的企業認為,眼下賺不賺錢是次要的,關鍵是先占住醫院市場。”一位醫用傷口敷料業內人士揭露了一個有一定代表性的不良現象。他說,一些醫用傷口敷料企業為了把競爭對手擋在門外,在醫院招標過程中,以“低價開路”,甚至一些棉簽、口罩等常用產品的出廠價,也被這些企業壓得越來越低。
此外,由于人民幣持續升值、出口企業相互擠壓價格等,致使醫用傷口敷料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下降,有的企業甚至出現虧損,而不得不自行減少出口量,轉而更多地面向國內市場。這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內的惡性競爭。
“國內企業相互拼殺,使得外商漁翁得利。”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繼勇對此深有感觸:“中國醫用傷口敷料市場潛力巨大,已經成為外資進入的重點目標市場。并購是他們爭取市場主導權的主要方式。自我國加入WTO以來,跨國企業在我國的擴張力度明顯加大,獨資、合資企業大量涌現。尤其是在高端敷料領域,越發凸顯出外企擁有的先進技術和強大競爭能力。”
新型敷料將強勢增長
傳統醫用傷口敷料市場面臨的前景難以令人樂觀。業內人士分析說,隨著院前預防和保健,院內診斷、治療,院外監測、康復,以及家庭日常醫療保健等多元化、多層次的現代化醫療保障體系日漸成熟,需要住院和手術治療的病例數會逐漸減少。
此外,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一些醫用傷口敷料不再單獨收費,而是采取手術費用打包的收費方式。這促使很多醫院科室在選用醫用傷口敷料時,更關注價格因素,并可能適當減少進貨量,對能重復使用的盡可能處理后重復使用。這些因素使得傳統醫用傷口敷料的需求逐漸減少,市場有縮小趨勢。
王繼勇認為,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與老年人密切相關的褥瘡、潰瘍等慢性傷口的護理日益受到關注。從醫院的角度來看,傳統敷料由于不具備治療、修復等功能,在臨床中應用范圍受到局限。而且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壓力的加大,人們更希望縮短康復時間。雖然新型醫用傷口敷料使用成本較高,但它們可以縮短傷口愈合時間,減少醫用傷口敷料用量,大大縮短護理時間,最終還是使患者受益。在這些因素促使下,使用更方便、性能更優良的高科技敷料將逐步占領傳統傷口敷料的部分市場份額。例如,人工皮膚、人工骨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傷口敷料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將被廣泛采用;水凝膠、水膠體、泡沫敷料、透明敷貼等功能性傷口敷料將強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