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素和殼聚糖在傷口敷料中的應用
日期:2013-08-29
一、甲殼素和殼聚糖的抗炎作用
通常,表面帶正電荷的材料由于強烈的不可逆的細菌粘附性,作為醫用材料時很容易引起嚴重的炎癥反應。雖然殼聚糖分子中的伯氨基在酸性介質中很容易產生- NH3+結構,但它通常不會引起炎癥。從不同脫乙酰度的殼聚糖表面的Zeta電勢(見表1)可以看出,由于殼聚糖的弱堿性,其表面的Zeta電勢不是很高的正值,這表明殼聚糖膜不會對周圍的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
二、殼聚糖的凝血作用
殼聚糖具有止血作用能促進凝血和血栓的形成。Bhaskara 等進行血液凝結實驗表明,殼聚糖有加速止血的作用,對人和動物血液中的紅血球都有凝聚作用,認為這是由于殼聚糖分子鏈所帶的正電荷和與細胞表面帶負電荷的胞壁酸的相互吸引而產生粘合作用,由于殼聚糖與紅血球的粘合作用引起細胞的聚集,從而促進血液的凝結,起到止血的作用。
三、甲殼素和殼聚糖的抑菌作用
甲殼素、殼聚糖和它們的衍生物對細菌、酵母、真菌等微生物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對一般人體表皮存在的細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熱帶白色念珠菌以及燒傷病人易出現的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都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目前,對這類材料確切的抗菌機理還不是很清楚。一種看法認為:由于殼聚糖分子中所帶的正電荷和微生物細胞膜所帶的負電荷的相互作用,導致細菌的蛋白質和其它細胞成分的泄漏而產生抗菌作用。pH 值較小時,殼聚糖分子鏈上的C-2位置所帶的正電荷比甲殼素多,其抗菌性能也比甲殼素好。Cuero 等認為,殼聚糖由于分子內豐富的羥基和氨基,可以作為鰲合劑選擇性地鍵合微量金屬從而抑制毒素的產生和微生物的生長。此外,殼聚糖可以激發許多組織的抵抗力;作為一種水性鍵合劑并抑制不同的酶;低分子量的殼聚糖可以進入微生物的細胞,通過抑制DNA轉變為RNA來抑制細胞的生長。
四、甲殼素和殼聚糖的可降解性能
甲殼素和殼聚糖可以被殼多糖酶和溶菌酶降解。在傷口處遷移的嗜中性粒細胞可以分泌溶菌酶、殼四、糖酶和NO 等,并對甲殼素和殼聚糖的分子起到吞噬作用,從而促使其降解,其中的NO 分泌物受 N-乙酰葡糖胺單元的影響較葡糖胺單元更為顯著]。由于上述原因,甲殼素和脫乙酰度較低的殼聚糖分子受酶的降解作用較為顯著,而高脫乙酰的殼聚糖的降解作用相對較慢。Tomihata 等]對甲殼素和不同脫乙酰度的殼聚糖進行的體外和體內降解性實驗結果證明了這一點。用甲殼素和殼聚糖制成的傷口敷料 由于其降解作用,可以被肌體吸收],從而消除了揭除時的流血以及疼痛,此外也不會因為留下碎屑而延緩傷口的愈合。
由于甲殼素和殼聚糖材料所特有的適合于傷口治療的優異性能,并且來源天然,符合人們回歸自然的要求,使得它們在制備傷口敷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甲殼素、殼聚糖及其衍生物可以通過粉,膜,無紡布、膠帶、繃帶、溶液、水凝膠,干凝膠,棉紙,洗液,乳膏等多種形式制成傷口敷料。目前對甲殼素和殼聚糖基傷口敷料的研究已經成為甲殼素和殼聚糖研究的熱點,關于這方面的報道也越來越多,這方面的研究也將進一步促使天然高分子甲殼素和殼聚糖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