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負壓引流瓶值得推廣
日期:2013-08-29
負壓創面治療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用于治療創面的一項新技術,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開放創面封閉,使用專用負壓機產生一定的負壓,通過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創后的創面。目前的研究證明,該療法能夠加速創面部位的血液循環,顯著促進新生血管進入創面,刺激肉芽組織的生長,充分引流,減輕水腫,減少污染,抑制細菌生長,能夠直接加快創面愈合,或為手術修復創造條件。是一種高效、簡單、經濟,促進創面愈合的純物理療法。此項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歐美國家,被譽為當前治療創作的革命性技術,是創作護理領域新的里程碑,在我國各大醫院也開始試用并呈推廣的趨勢。
為增加引流的有效性和結果觀察的方便性,很多醫院在傳統用橡膠管引流的基礎上自制出一種簡便的負壓引流瓶,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先分享如下:
1、選擇500ml無菌鹽水瓶1只(去鋁蓋、保留瓶塞無污染),消毒布膠布15cm,無菌9號輸液針頭1只,無菌16號注射針頭1只,絲線1根。將消毒布膠布緊密而均勻繞于瓶頸和瓶塞上,使之密閉,然后將9號針頭插入瓶中,另一端連接負壓吸引器吸引端,利用吸引器抽出瓶內氣體,拔出針頭,使之成為密閉負壓瓶。
2、將制作好的負壓引流瓶,放入熏蒸柜消毒20min,在患者手術結束后,在橡膠引流管外端接1只無菌16號針頭,絲線扎緊,防漏氣,將針頭插入負壓引流瓶,開始引流。
這種一次性負壓引流瓶技能達到應有的效果,而且取材方便,成本比較低,而且制作簡單,值得向各個大小醫院推廣介紹。